欢迎您访问 汉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130-7105-5300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130-7105-5300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知识

档案数字化步骤

2025-03-28 10:17 已有人浏览 小编

  在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档案数字化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手段,通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化数据,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档案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还能大幅提升档案信息的存储、检索和利用效率。然而,档案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化、精细化的流程,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步骤来确保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档案数字化步骤

  档案数字化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一)纸质档案数字化前处理

  1.档案出库

  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之前,档案保管机构还要将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理,就是要按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进行数字转换之前,对档案信息普遍、全面地进行一次鉴定和加工整理。

  2.档案的交接

  档案保管机构将需数字化处理的档案移交给业务承包方,承包方应当对照档案保管机构提供的档案目录认真清点核对档案的卷数,在档案保管机构和承包方确认无误的情况下,签订《纸质档案数字化原件交付单》。

  (二)纸质档案数字化数据采集

  1. 设备选择

  档案扫描应根据纸质档案原件实际情况、数字化目的、数字化规模、计算机网络和存储条件等选择相应的扫描设备,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应保证扫描后数字图像清晰、完整、不失真,图像效果最接近档案原貌。

  扫描仪是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所必需的设备,常用的纸质档案数字化设备有平板扫描仪、高速扫描仪、宽幅扫描仪、零边距扫描仪、数码翻拍仪等。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 参数设置

  在扫描前使用专用硬件设备交验显示器参数,使之与扫描仪的对应参数保持一致,防止扫描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时产生亮度和色彩的偏差。

  3.数字化操作

  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转化为电子文件,采用专业扫描仪或者数码翻拍仪等设备完成,保证扫描质量和准确度。“扫描”操作完成后,接下来为图像文件命名就可以按设置好的文件格式进行存储。

  (三)纸质档案数字化数据处理

  1.图像处理

  将扫描图像与档案原件进行对照,如图像模糊,应当重扫。对有偏斜等问题的图像,应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或人工处理方式进行优化。

  纠偏:对出现偏斜(如图像倾斜度大于1度) 的图像应进行纠偏处理(也可批量纠偏),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对方向不正确、不符合阅读习惯的数字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

  去污:对图像页面中出现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以底色填充。对原件边上有遮字的图像要放出白边。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处理过程中不得去除档案页面原有的纸张褪变斑点、水渍、污点、装订孔等痕迹。

  图像拼接:对大幅面纸质档案进行分幅扫描时,相邻图像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重叠,并且建议采用标板、标尺等方式明确说明分幅方法、起止页、原件大小等信息;分幅扫描形成的多幅数字图像,后期可通过应用软件自动拼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

  裁边处理:采用白色做底色的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应进行拉框或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以有效缩小图像文件的容量,节省存储空间。

  图像优化:对字迹褪变的文件,在扫描后应该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使字迹变得清晰。

  OCR:采用OCR技术进行字符识别,将以图像方式表达的文字信息,转换成以字符方式表达的文字信息。

  2.图像质量检查

  扫描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图像数据质量检查,发现图像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处理。发现扫描、格式转换有问题时,应及时整改。对扫描或转换后图像质量不理想的,应对相应参数进行调整,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阶、色彩平衡等,调整所选择的参数类型和数值,以调整后的图像不失真、效果最清晰完整为准。

  最后,档案数字化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期的存储与备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规划和严格执行。通过这些步骤,档案数字化不仅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检索,还能有效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数字化的流程也在不断完善,未来有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效率和质量。档案数字化不仅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TAG:

与档案数字化步骤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