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位于我国的云南省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彝族文化、版纳傣文化等相互融合,为云南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其次,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云南旅游业十分发达,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众多,旅游业发展位居我国前沿。云南档案数字化资源和建设十分丰富,为了促进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云南各个档案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工作。
云南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1. 技术阻碍。现如今,尽管档案数字化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技术问题。首先,部分年代久远的档案纸张泛黄、字迹模糊、破损严重,扫描后的图像质量不佳,影响信息的识别和提取。对于一些特殊格式的档案,如大幅面图纸、音像档案等,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处理,增加了数字化的难度和成本。
2. 数据安全风险。档案作为对社会活动和工作的原始记录,往往包含着大量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商业机密、政府机密等。因此,在数字化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存储和使用环节都存在安全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如何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是云南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3. 人员素质与管理问题。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不同,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既了解档案相关知识、又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云南地区大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难以适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在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云南档案数字化发展措施:
1. 技术创新与应用。云南各个档案机构和档案数字化外包公司应加大对档案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引进先进的扫描设备和图像处理软件,提高扫描质量和效率。针对特殊档案的处理,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如采用图像增强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数字化修复技术等,解决档案图像质量不佳和信息提取困难的问题。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2. 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提升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线上线下活动,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云南档案数字化扫描中的注意事项:
1. 加强设备的维护,更换易损设备的部件;
2. 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在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步骤,需要了解掌握整个数字化工作的流程;
3. 加强制度监督,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每个工序质量达标;
4. 做好技术保障,前后呼应,及时反馈。开展数字化工作之前的档案前处理环节,要做好档案纸张页的平整工作,提高后续扫描工作的“通过率”;
(1)编制页码过程中,要注意页码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有误;
(2)著录环节,要准确的将档案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特别是“页数”“页号”;
(3)初始扫描时,要能够自动鉴别空白页、重复页;
(4)扫描过程中,有效鉴别扫描的图像质量,不合适的扫描图像及时处置;
(5)扫描页数与著录“页数”相吻合,如果出现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最后,云南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提升地区管理水平、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保护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促进档案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