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闻宣传工作产生了海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舆论的走向。新闻宣传档案数字化作为档案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正深刻地影响着新闻行业的发展,为新闻资源的保存、利用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新闻宣传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传统的新闻宣传档案以纸质和音像介质为主,管理和检索过程繁琐。例如,一家大型报社可能保存了几十年的报纸合订本、采访录音带和新闻录像带等档案资料。若要查找特定时期的某一新闻报道,档案管理人员可能需要在庞大的库房中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翻阅和查找。而数字化后的新闻宣传档案,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只需在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如新闻事件名称、报道时间、记者姓名等,系统便能在瞬间定位并呈现相关档案信息,大大缩短了检索时间,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第二,促进新闻资源的深度利用。数字化使得新闻宣传档案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广泛共享。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化档案库,从中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和历史资料,为当前的新闻报道提供深度和广度。比如,在报道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时,记者可以快速查阅历年相关报道,梳理事件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报道视角,从而为当下的报道提供更全面、更有深度的内容。同时,研究人员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新闻宣传档案进行学术研究,分析社会舆论的演变规律、新闻传播的效果等。
第三,保障档案的长期保存。纸质新闻档案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潮湿、火灾、虫害等,可能导致档案的损坏和丢失。音像档案也存在老化、磁粉脱落等问题,影响档案的保存质量和寿命。新闻宣传档案数字化后,通过多重数据备份和异地存储,能够有效降低档案损坏和丢失的风险。数据备份可以定期进行,将重要的新闻宣传档案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即使一处存储设备出现故障,也能从其他备份中恢复数据。此外,数字化存储还能减少对原始档案的翻阅和使用,延长原始档案的保存时间。
新闻宣传档案数字化扫描过程中,应注意:
1.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时,应先进行试扫,调整扫描仪参数,以使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尽量无黑边。
2.工作时要小心谨慎,严禁撕毁、遗落或销毁档案资料。
3.逐页扫描时要仔细核查档案页码,如发现存在漏编、错编页号的情况,需及时补编、改编。
4.遇到因扫描仪故障导致的纸张卡纸或撕纸,必须小心取出破损的纸张,将其粘贴复原。
5.一件资料扫描完成后,必须及时核对首尾页是否正确,扫描图像与原档是否一致;对图像出现的歪斜、黑边进行处理。
6.一批资料扫描结束后,必须核对该批资料中的扫描文件份数是否与档案资料的结果一致,如不一致,要仔细核对,找出原因及时更正。
7.较薄纸张(如信纸、便笺纸),应在纸张下加入白色打印纸作衬,调整扫描仪进纸为厚纸模式并采用中、低速档进行扫描;破损纸张,先进行修复再扫描。将修复后的纸张夹入透明塑料薄膜内,调整扫描仪进纸为厚纸模式并采用中、低速档进行扫描。对于原件破损严重的修复资料,则采用平板扫描仪完成。
8.底灰较深的纸张(如草浆纸、油印纸),如采用黑白二值扫描,应将扫描对比度及亮度适当调低,如采用灰度扫描,也应注意适当调值。
9.字迹较浅的资料(如铅笔字),如采用黑白二值扫描应调节扫描临界值(阈值),拉大字迹与原稿的反差,效果不理想采用灰度扫描时也应注意调值。
10.如纸张幅面较长但幅宽不超过A3,可采用扫描仪长纸扫描功能,根据纸张状况设定合适的扫描幅长即可。如纸线幅宽超过A3,则采用宽幅扫描设备进行扫描,或者分区扫描后进行图像拼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11.扫描分辨率至少采用300DPI。若档案原件质量较差,应提高扫描分辨率,以使扫描资料能够满足计算机字符识别软件(OCR软件)智能识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