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汉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130-7105-5300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130-7105-5300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知识

档案数字化全流程

2025-04-08 09:43 已有人浏览 小编

  档案数字化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等技术手段转化为电子数据的过程,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效率,还增强了档案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档案数字化全流程

  档案数字化全流程具体包括:

  纸质档案数字化数据采集

  1. 设备选择。档案扫描应根据纸质档案原件实际情况、数字化目的、数字化规模、计算机网络和存储条件等选择相应的扫描设备,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应保证扫描后数字图像清晰、完整、不失真,图像效果最接近档案原貌。

  扫描仪是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所必需的设备,常用的纸质档案数字化设备有平板扫描仪、高速扫描仪、宽幅扫描仪、零边距扫描仪、数码翻拍仪等。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 参数设置。在扫描前使用专用硬件设备交验显示器参数,使之与扫描仪的对应参数保持一致,防止扫描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时产生亮度和色彩的偏差。

  3.数字化操作。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转化为电子文件,采用专业扫描仪或者数码翻拍仪等设备完成,保证扫描质量和准确度。“扫描”操作完成后,接下来为图像文件命名就可以按设置好的文件格式进行存储。

  纸质档案数字化数据处理

  1.图像处理。将扫描图像与档案原件进行对照,如图像模糊,应当重扫。对有偏斜等问题的图像,应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或人工处理方式进行优化。

  纠偏:对出现偏斜(如图像倾斜度大于1度) 的图像应进行纠偏处理(也可批量纠偏),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对方向不正确、不符合阅读习惯的数字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

  去污:对图像页面中出现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以底色填充。对原件边上有遮字的图像要放出白边。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处理过程中不得去除档案页面原有的纸张褪变斑点、水渍、污点、装订孔等痕迹。

  图像拼接:对大幅面纸质档案进行分幅扫描时,相邻图像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重叠,并且建议采用标板、标尺等方式明确说明分幅方法、起止页、原件大小等信息;分幅扫描形成的多幅数字图像,后期可通过应用软件自动拼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

  裁边处理:采用白色做底色的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应进行拉框或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以有效缩小图像文件的容量,节省存储空间。

  图像优化:对字迹褪变的文件,在扫描后应该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使字迹变得清晰。

  OCR:采用OCR技术进行字符识别,将以图像方式表达的文字信息,转换成以字符方式表达的文字信息。

  2.图像质量检查。扫描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图像数据质量检查,发现图像不符合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处理。发现扫描、格式转换有问题时,应及时整改。对扫描或转换后图像质量不理想的,应对相应参数进行调整,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阶、色彩平衡等,调整所选择的参数类型和数值,以调整后的图像不失真、效果最清晰完整为准。

  综上所述,档案数字化全流程涵盖了档案整理、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录入与校对、以及数据存储与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将朝着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TAG:

与档案数字化全流程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