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指的是各级政府机构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人事档案。该类档案主要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政府机构选拔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即把传统纸质干部人事档案转化成以数字形式存储、管理和利用的线上档案的过程。
一、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流程:
首先对组织内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整理与清查,核对档案数量与人员名单是否一致,确保没有干部人员档案被遗漏或丢失。同时,还需按照干部类别、等级、入职年年限等因素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详细检查每份档案的完整性,包括是否缺页、装订是否牢固、目录与内容是否对应等,以方便后续数字化工作。
其次,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为已经整理过的档案输入目录。这一阶段是整个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可以检查纸质档案是否整理清晰准确,对下可以为下一步扫描做好准备。
在对档案输入目录之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最重要的扫描环节,即利用扫描仪按照已经录好的目录将纸质档案逐页扫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扫描的图像要求完整,即不能漏扫部分档案内容。
三、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全流程的第三步是修图,将上一阶段扫描过的档案图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纠偏、裁剪、去污、去噪等操作,优化图像质量。例如,将倾斜的页面扶正,去除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黑边、阴影,对模糊不清的字迹进行修复,使档案图像能够被准确识别和利用。
四、将已经数字化的纸质档案进行装订和上架,数字化档案进行安全保存,通常采用数据库形式,建立干部信息表、履历表、考核表等信息表格,通过干部编号等唯一标识符将各表关联,方便干部人事档案数据的查询和管理。
最后,在数字化全流程都应注意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数字化前期与每一名参与档案数字化的业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做好档案出入库交接登记、分类整理、档案扫描、高清图像制作等一系列工作。明确档案数字化建设期间工作纪律和岗位职责,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档案信息不外泄不外传。同时,在数字化采集工作场地、阅档室、档案库房安装24小时监控设备,全天候无间断拍摄记录,防止档案材料发生涂改,丢失、损坏等现象,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全流程安全、保密。
二、干部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流程,档案信息采集更精准。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每两年整理一次干部人事档案的要求,制定档案数字化标准和流程,将数字化档案规范性要求贯穿干部人事档案出库、整理、查缺补漏、原始图像扫描录入、高清图像处理、数据库建立、数据备份、整理入库等全过程。严格落实过程管理和保密纪律,明确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制作工作专人具体负责并统一集中办公,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安全。
数字化转型,档案使用管理更高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的纸质干部人事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安全存储和便捷更新。依托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采集系统先进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干部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档案数据泄露、私自篡改和非法访问。同时,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将传统的纸质档案“线下查询模式”转变为电子档案“线上查询模式”,使得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查询等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减少了浪费在纸质档案查阅上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