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汉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欢迎来电咨询

130-7105-5300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130-7105-5300

技术过硬,据实报价

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知识

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

2025-03-12 17:58 已有人浏览 小编

  在数字化时代,档案数字化作为提升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然而,档案资料往往涉及国家秘密、企业核心数据或个人隐私,其敏感性决定了数字化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不仅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在档案数字化的全生命周期中,必须将保密管理贯穿始终,构建技术、制度与人员协同的全方位防护体系。

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

  档案数字化保密可能存在的问题:

  1.原始载体情况被忽视。档案数字化之前,要认真梳理准备档案原件,不允许将档案和非档案混同进行数字化,更不允许将档案作为非档案进行数字化。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时,应首先查看档案原件情况,明确档案文件资料是否标有密级,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必要时要征询档案产生单位的意见。近年来,由于对拟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审核不严,导致档案作为非档案数字化并被公开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大量国家秘密泄露,教训深刻。

  2.违规委托风险巨大。档案数字化是依靠加工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加强对数字化加工人员的管理,对于档案的安全是前提和基础。具体而言,档案数字化工作通常由本单位实施或委托档案服务公司实施。对于非档案,可以交由档案服务公司实施;对于档案,其数字化加工则不得外包,应当由本单位的人员完成。有的地方允许委托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进行,但不允许其他形式的外包,因为委托档案服务公司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保密风险,即知悉范围的扩大。

  3.不合规实施场所埋隐患

  档案数字化离不开场地保障。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对于档案数字化场地的要求还不明确。实践中,有的机关、单位借用他人场地开展档案数字化,有的由外包单位将档案带离档案保管单位,自找场所进行档案数字化,这些行为都存在严重的泄密隐患。不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一旦离开本单位,不可控因素就会增加。因此,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场所均应设置在本单位内,严禁将档案带离原单位。

  同时,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要严格数字化场所的保密管理,应当安装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磁干扰系统等安防和保密设施,防止档案被带出、防止档案在数字化过程中因电磁辐射而泄露、防止在数字化过程中发生其他违规行为。档案服务公司对档案信息系统进行技术服务时,档案保管单位应当派人实行全过程监管。要制定严格的数字化工作场所人员出入制度,加强对进入加工场所人员的管理,数字化加工人员不得私自携带U盘等存储介质和手机、摄录像设备进入加工场所。要加强对数字化加工场所的监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系统将能够自动识别档案内容、自动分类和自动标记,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智能行为分析,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异常操作,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泄密行为。

  (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档案数字化系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档案数据的加密存储和可信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可以实现档案访问权限的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三)云服务与共享

  档案数字化系统将更多地采用云服务模式,实现档案资源的远程存储和共享。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档案资源,提升档案利用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云服务提供商将提供专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数据在云端的安全。

TAG:

与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相关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