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城建档案管理方式变革,成为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其中,数据治理作为打破数据壁垒、盘活数据资源的主要抓手,在激发数据市场活力、加强数据服务输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建档案的重要性:
第一,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建档案工作包括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行使着促进各个领域的科学、规范以及真实。城建档案贯穿了城市基础、市政设施、建设科研、征地拆迁、水文地质、历史名胜以及风景园林等等,涵盖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城建档案提升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在工程开始的时候,主动组建施工以及监理等工程责任人员进行档案工作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当中配合建设单位、监理部门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对档案的编制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档案工作的真实性,这有效制止了施工过程当中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等行为,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促进了工程的规范管理。
第三,城建档案实现城市建设行政职能。因为城建档案工作涉及到城建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通过城建档案工作来落实城市建设的职能。很多城市都把建设市场的管理、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管理、机构职能建设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纳入了城建档案工作的量化指标当中,由此可见,城建档案工作成为行业管理的重要方式。
第四,城建档案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信息最系统、最可靠、最持久的领域,而建设设计、工程交易、建设法规等都不具备城建档案的优势。从建立城市建设基础性数据库的角度考虑,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建立城建档案电子信息库,实现城建档案的管理,从而把城建档案信息共享,提高城建档案服务城市建设的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存城建档案,并最大程度上发挥城建档案的价值,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十分必要。
城建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内容:
一、档案整理与分类
城建档案数字化的首要步骤是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需要将城建档案按照不同的主题、部门或时间进行划分,确保每一个档案都有清晰的分类标识。这一步骤是后续数字化工作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扫描与数字化
将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将扫描件保存为电子文件,是城建档案数字化的核心环节。可以选择保存为常见的图片格式(如JPEG)或者可编辑的文件格式(如PDF),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对档案进行图像处理和文字识别等技术处理,进一步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元数据标注与管理系统建设
对每个电子档案文件进行元数据标注,包括文件名称、创建日期、文件格式、关键词等信息,以便于在数字化档案系统中进行搜索和检索。此外,还需建立专业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其功能应涵盖档案存储、检索、借阅、归档等,以实现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四、数据备份与安全管理
城建档案数字化后,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需要对数字化的档案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建立权限控制机制,对档案的访问和编辑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此外,还需加强档案数据的容灾、异质异地多套备份和数据保全管理工作,以应对可能的风险。